您现在的位置是:中国机械网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阅读


行业资讯
企业新闻
国际消息
科技新闻
   






   
    想让更多的客户认识您的公司,知道您的产品,了解您的技术吗?中国机械网企业将免费为您发布贵公司新产品,新技术,新动态,现在就行动,在中国机械网一展您企业的风彩!

       请进 >>
 

 

经济与环保共赢,云南低碳发展艰难转型
发布时间:2010年11月25日
 
   
  国家发改委确定在云南等地开展低碳试点工作,积极探索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既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,又应对气候变化、降低碳强度、推进绿色发展。云南省发改委表示,低碳发展规划目前已报省政府等待审批。
  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云南省,拥有丰富的太阳能、风能等清洁资源,并且云南是中国的四大林区之一,森林覆盖率高,具有较高的碳汇能力,发展低碳经济潜力巨大。与此同时,云南发展低碳经济又面临困难,以化工、有色为主的重化工业,资源依赖和耗能比重大,高污染、高排放等社会环境问题突出。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从2005年1.19亿吨上升到2008年1.52亿吨,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从2.63吨上升到3.34吨。云南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
  云南省省长秦光荣指出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云南的发展将始终面临经济快速增长与实现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。

  ——云南处于推动低碳经济领跑者地位

  “要想富,多种树。”这句标语经常能在农村墙壁上看到。但多年来,长在山上的树木和攥在手里的钞票,除了用刀斧来联系,其他的方式似乎不太明显。

  2007年2月,腾冲县周家坡村种了上万棵树,占地365亩。3年多了,这些树胸径有10厘米,3米多高了。不仅泥石流少了,更让村民没想到的是,这片树林竟然还让他们有了额外收入——卖了二氧化碳减排量,扣除交易成本等各种费用后,还有104万元人民币。这片林子是腾冲碳汇林项目的一部分。腾冲碳汇林项目是获得认证的CCB(气候、社区与生物多样性项目设计标准)金牌项目,也是全球较早成功的林业碳交易案例。目前,腾冲碳汇林项目已经植树 5000多亩,据核算,这片树林预计在30年内将吸收二氧化碳15万吨。项目期为30年,目前出售的2万多吨,售价10美元/吨。项目可实现碳汇收益每亩 214美元。

  据有关部门预测,2007年云南省森林碳汇量达到19.5亿吨,2012年将达到21.4亿吨,2020年达到24.4亿吨。我国各省区森林碳汇量占全国森林碳汇总量的比例中,云南排列第二位,占14.3%。

  “云南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,很多地方水热条件很好,适合树木生长。而且在一些地区,老百姓普遍贫困,项目能起到一个示范作用,让老百姓看到森林碳汇对他们的收益确实有好处。”国际环保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马剑说。

  去年中国有715个碳交易项目在联合国注册成功,位居全球第一。在这些项目中,云南获批项目总数为85个,位居国内各省第一。截至去年底,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碳交易项目有2327个,预期年减排量4.26亿吨,云南省以260多个的获批项目数列全国各省区市第一。双第一凸显着云南推动低碳经济可圈可点的领跑地位。


  ——云南低碳经济“固碳、减碳、低碳”的发展路线图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、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主任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庄贵阳博士在昆明演讲时说,低碳经济被视为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。云南经济处于发展初期,人均能源消耗、人均二氧化碳消耗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是进行政策干预和消费行为引导的好时机。

  “从碳排放量的角度讲,云南主要是要把握好固碳、减碳、低碳三个发展阶段。”云南省工信委主任刘绍忠说,首先要发展低碳工业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,以节能减碳为重点,加快发展低碳工业。充分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,对云南省钢铁、化工、有色、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从源头上减少化石燃料消耗。发展低能耗、少污染、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产品。同时,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,建立低碳工业示范园区,打造一批低碳示范工业企业。

  对于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,庄贵阳用“资源禀赋”几个字来形容。在他看来,目前云南清洁能源比重接近20%,在国内排第二位,如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都是云南的优势能源。云南太阳能优势明显,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730多亿吨标准煤;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亿多千瓦,可利用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1.5%左右,资源储量2832万千瓦。“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来说,这是非常有优势的一个指标。”

  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09年底,云南省发电装机容量3195万千瓦,其中水电装机2114万千瓦,比重达66%,其余基本是火电,风电只有 11.75万千瓦,仅占0.4%。刘绍忠说,云南省要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,要按照控制发展火电,有序地开发水电,努力发展风电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源,积极筹建核电的思路,让能源结构更趋合理。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,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目前的20%提高到25%以上。

  云南森林碳汇生产潜力大。云南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,森林面积广阔,林业用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0.4%,居全国第二位。全省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7亿立方米。具有强大的森林碳汇能力,全省森林碳汇量超过20亿吨,占全国14.3%。

  “云南森林覆盖率较高,生态农业、绿色林业、医药产业等都属于低碳产业,这些都是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所在。”刘绍忠说,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56%左右,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0亿立方米以上,森林碳汇量达到24.4亿吨以上。

  “虽然云南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,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是,人们的消费行为尚未定型。如果能在未成型之前,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干预和引导,反而是发展低碳经济、促进低碳转型的一个好机遇。”刘绍忠说,通过推进农村太阳能、小水电、秸秆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,尽可能减少烧柴、烧煤,大力推广沼气建设、小火电建设、节柴省煤灶改造,推广太阳能光热、光电设备。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,尽可能减少和纠正高能耗、高浪费的消费方式。培养文明、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习惯,把节能减排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,在全社会逐步培养形成低碳生活方式。


  ——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短板亟待破除

  仅从碳汇收益的角度讲,项目还不完全具有吸引力,退耕还林或者种植烤烟、核桃、油茶、经济林等,或许更能让老百姓看到经济收益。腾冲项目最初的计划是总面积666.7公顷,最后却只有467.7公顷。

  “有一些村民最初计划参与项目的,最后又退出了。”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邓强说。在腾冲的项目设计文件中介绍,农业是当地社区的主要收入来源,平均每年人均GDP只有228美元,傈僳族村民组甚至低于100美元。

  “碳汇林项目所用的土地经济性都是很差的。”马剑说,现在用于开发碳汇林的土地,如果用于种玉米,计入劳动力成本的话,收入是负的。“这些土地种庄稼不好,造林也还是有风险的。”在中国实施了10多年造林再造林工程以后的今天,碳汇林要发展,所能选择的土地已经很有限。

 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施本植教授说,目前,国际碳汇市场还不是非常热闹。除了大家在观念上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外,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、国内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都存在着争议。要国内的民众接受“碳汇”这一个概念,也有难度。“人家不要你的树林,只买你的空气?这个概念一下子比较难接受。”

  此外,还存在许多技术层面与法律层面的问题,如配额的认定等问题,这些导致碳汇市场很难像股票交易形成统一市场。做这个项目,与国内其他项目相比,程序繁琐,资料复杂,时间比较长,技术标准比较高。

  云南要发展碳汇产业,就必须发展好如医药、旅游等自己的特色产业产业。同时,产业之间也应形成产业链,才能真正降低单位GDP能耗,增加碳汇生产能力。云南单位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很多,节能减排方面压力较大,整个生态环境不仅脆弱而且非常敏感。这表明技术层面是制约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短板,在技术层面上要有所突破。

  “要尽快确立碳汇经济的相关理念,树立起碳汇这种新理念来管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经济,建立起可持续消费、科学消费的意识。”施本植认为,企业需要发展循环经济,引入清洁发展机制,加强环保、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,调整产业产品结构。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或再生时间长、资源消耗多的资源的使用与浪费。对于普通市民来说,减少水、电等各种资源的消耗与浪费也是一个低碳的过程。

 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侯明明说,从全省来看,作为山地占国土面积约95%的云南省,只要山区百姓从林业中能获取稳定的、持续增长的收入,社会经济发展就可以实现跨越了。而碳汇交易这种国际合作模式,可以让山区百姓从中获利。所以,“碳汇交易”应是云南最大的新财源。云南气候多样性造就了生物多样性,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,其中有价值的基因可以创造上万亿元的财富。

  侯明明建议中央给予云南特殊的开放政策。如将云南设为低关税区,只要关税下降5个百分点,大量物流、人流、资金就可以从云南这个大通道流向东南亚、南亚,可以延长云南的资源开发期50年,就可以在最低资源消耗的条件下,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。同时,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生物经济和旅游业,实现跨越式的发展。
 
   
  (郑重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中国机械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)
更多
 
   
把中国机械网设置为我的首页 把中国机械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把中国机械网放入收藏 给中国机械网留言 供应列表


电话联系:总机0571-8787 8187、8787 8287 传真0571-8787 8387